南方日報訊 (記者/劉三琴)近日,佛山市公用事業控股有限公司(國企,以下簡稱“公控公司”)一筆1000萬元的對外借款支付單被ERP及廉政風險科技防控系統所攔截,原因是“缺少國資委批覆”。而在佛山國土規劃系統,一宗放貸高達幾千萬元的審批,也由於放貸人資格違規被叫停。
  經過三年努力,如今佛山市紀委監察局“1國企+1機關”廉政風險科技防控平臺的試驗收效顯現。該平臺將一道道審批辦事制度變成廉政防控的“關卡”,如同在被監督單位核心業務全流程安裝紀檢24小時“電子眼”,最大限度管住權力的“手”,探索“把權力裝進制度的‘籠子’”的長效機制。
  紀檢組長的尷尬
  鄭偉雄擔任佛山市國土規劃局紀檢組長已有三個年頭。過去讓他感到最尷尬的是,紀檢工作與該部門業務工作“兩張皮”以及對“一把手”監督乏力。早在兩年前,他嘗試在國土規劃系統內推行“廉政風險明白卡”以警示黨員幹部,為不干涉業務部門工作,他主要通過會議強調等措施開展紀檢工作,但這樣的手段被動且不夠剛性。
  同樣的尷尬在佛山一些國企中也存在。如近期佛山某盈公司原董事長韋順海因犯挪用公款罪、國有公司人員失職罪被判刑。據瞭解,許多公司的重大決策均系由其個人拍板決定即執行,根據規定,重大事項須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後經批准後方可執行。
  此案的“教訓”讓佛山國資系統的廉政風險防控觸動深遠。
  法規制度變廉政“關卡”
  為打破尷尬,2012年佛山市紀委監察局以問題為導向,在國資系統的公控公司率先試點。“公司要借出1000萬元,共有29個風險事項,這些都是我們根據過去的經驗提前設定好的。”該公司相關負責人邊介紹邊在平臺上打開一個借款項目,顯示目前缺國資委批覆。隨後他試圖強行“闖關”,立刻被系統“擋”了回來。不僅如此,此次操作也在國資委的廉政風險防控系統上留下了“痕跡”。這樣一來,原本一道道制度就變成一個個“哨卡”,只要有一個“卡”通不過,事項審批就被叫停,大大推進了依法、依規辦事。
  今年4月,佛山市國土規劃局也“上馬”廉政風險科技防控平臺,對29項業務審批全過程進行實時監控和提示預警,形成一種“內外監督,上下監督,業務紀檢互相聯動”的多層級立體式監督模式,改變了過去業務工作與紀檢工作“兩張皮”、重審批輕監管的問題。“如果將審批比作一條公路,那我們的防控規則就像公路上的24小時‘電子眼’。”鄭偉雄介紹,佛山國土規劃系統試點8個月叫停20項審批業務。  (原標題:紀檢“電子眼”24小時看住審批之“手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y59nyddx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